首页 > 幸福生活 > 翁姥颐馨 > 正文

如何有效实施预防老人跌倒措施?

  •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者:admin      发布时间: 2016-07-08 16:53:54

一、了解跌倒的定义:

跌倒是指突发、不自主的、非故意的体位改变,倒在地上或更低的平面上。

二、认识老人跌倒的重要性及可控性:

跌倒不仅可直接导致老年人死亡,还导致大量残疾,严重威胁着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日常活动及独立生活能力,也增加了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但同时我们也应认识到,老年人跌倒的发生并不是一种意外,而是存在潜在的危险因素,只要我们全社会积极地去进行干预和控制,可大大降低老年人跌倒的发生。西方发达国家在这方面已取得积极的进展。

三、掌握致老人跌倒的危险因素:

老年人跌倒既有内在的危险因素,也有外在的危险因素,老年人跌倒是多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

一)内因:

1、生理因素:(1)步态的稳定性下降和平衡功能受损是引发老年人跌倒的主要原因;(2)感觉系统、中枢神经系统、骨骼肌肉系统等功能退行性减退,均会导致老年人平衡能力降低,跌倒的危险性增加。

2、病理因素:神经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各种眼疾、心理认知因素及其他都可影响机体的平衡功能、稳定性、协调性,导致神经反射时间延长和步态紊乱,增加了跌倒危险性的发生。

3、药物因素:已知很多药物可以影响人的神智、精神、视觉、步态、平衡等方面而引起跌倒。可能引起跌倒的药物包括:(1)精神类药物: 抗抑郁药、抗焦虑药、催眠药等;(2)心血管药物:抗高血压药、利尿剂、血管扩张药;(3)其他:降糖药、非甾体类抗炎药、抗帕金森病药等。

平衡能力而增加跌倒的危险。

二)外因:

1、环境因素:室内外环境的不合理性,如昏暗的灯光,湿滑、不平坦的路面,在步行途中的障碍物,台阶和人行道缺乏修缮,雨雪天气、拥挤等都可能引起老年人跌倒。

2、社会因素:老年人受教育程度和收入水平,与社会交往和联系程度等都会影响其跌倒的发生率。

四、重视老人跌倒相关信息的收集和利用:

老年人跌倒相关信息的收集和利用是做好老年人跌倒预防工作的基础性工作,对于制定有效的干预政策和策略至关重要。

五、掌握老人跌倒的干预策略和措施,有效降低老人跌倒的发生率:
     
(一)制订干预流程:

1、学会现状评估:通过监测、调查或常规工作记录收集老年人跌倒信息,掌握老年人跌倒的发生情况和危险因素等,对老年人跌倒状况进行评估。

2、确定危险因素:根据现状评估信息,分析老年人跌倒的原因和存在的危险因素,确定哪些因素是可以进行改善的,制定优先干预计划。

(二)干预策略与措施的实施:

根据流行病学危险因素资料、老年人生理特点以及环境特点,老年人跌倒的预防可将“5E”等策略措施通过个人、家庭和社区三个不同层面来实施:

1、个人干预措施:通过其帮助老人清楚地了解跌倒的风险级别,是老人对于跌倒的自我干预的基础。目的是纠正老人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规避或消除环境中的危险因素,防止跌倒的发生。具体的干预措施如下:
       
1) 增强防跌倒意识,加强防跌倒知识和技能学习。
      
2) 坚持参加规律的体育锻炼(如太极拳、散步等),以增强肌肉力量、柔韧性、协调性、平衡能力、步态稳定性和灵活性,从而减少跌倒的发生。
     
3) 合理用药:请医生检查自己服用的所有药物,按医嘱正确服药,不要随意 乱用药,更要避免同时服用多种药物,了解药物的副作用并注意用药后的反应, 用药后动作宜缓慢,以预防跌倒的发生。
      
4) 选择适当的辅助工具,并将拐杖、助行器及经常使用的物件等放在触手可及的位置。             5) 熟悉生活环境:道路、厕所、路灯以及发生紧急情况时哪里可以获得帮助等。
      
6) 衣服要舒适,尽量穿合身宽松的衣服。鞋子要合适,老年人应尽量避免穿 高跟鞋、拖鞋、鞋底过于柔软以及易于滑倒的鞋。
     
7) 调整生活方式:如避免走过陡的楼梯、避免去人多湿滑的地方、活动时动 作宜慢等。     8) 有视、听及其他感知障碍的老年人应佩戴视力补偿设施、助听器及其他补 偿设施。  
   
9) 防治骨质疏松:由于跌倒所致损伤中危害最大的是髋部骨折,尤其对于骨 质疏松的老年人。因此,老年人要加强膳食营养,保持均衡的饮食,适当补充维 生素D和钙剂;绝经期老年女性必要时应进行激素替代治疗,增强骨骼强度,降 低跌倒后的损伤严重程度。
   
 (10)将经常使用的东西放在触手可及的位置,尽量避免登高取物。